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 地理标志保护砥砺前行

导读: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表示,在专门保护模式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在不同部门进行,实践中存在交叉管理...

  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表示,在专门保护模式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在不同部门进行,实践中存在交叉管理,保护标准不一致,保护执法薄弱,司法领域缺少专门法律支撑等问题。他建议全国人大法工委、司法部、知识产权局尽快研究制定《地理标志法》,共同推进保护模式的健康发展。

  据参考消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正式生效。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对方的地理标志,总数量超过500个。纳入协定的都是双方久负盛名、家喻户晓的“网红”地理标志。比如中国的绍兴酒、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吐鲁番葡萄干等。那么地理标志的概念是什么呢?根据权威解释,地理标志主要用于鉴别某一产品的产地,即是该产品的产地标志。同时,地理标志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去年5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就建议,应该创新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国家体制。同时,“同步建设感知地球和社会经济的卫星物联网,为卫星互联网的应用提供时空大数据基础。按照‘点、线、面’三步开展地球时空信息智能服务系统建设。”

  而巧合的是,就在去年11月,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人民号”等系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人民号”系列卫星的成功发射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等方面,具有与时俱进的作用。

  地理标志在农业上应用广泛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近年来,地理标志服务产业发展迅猛。根据相关信息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主管部门共审批通过了5667个国内地理标志产品,其中农业部门登记2069个,质检部门登记1671个,工商部门登记1927个。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所有的31个省(区、市)都对地理标志进行了申请注册保护,在已经注册批准地理标志中有11个省份在200个以上,300个以上的省份有3个,分别是山东省、四川省和湖北省,其中最多的山东省有609个,占调研总数的10.8%。

  从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数量最多的是果蔬类的地理标志产品,共计有2307个,占总数的40.7%;其次是畜禽类,有713个,占总数的12.6%;第三是粮油类,有504个,占总数的8.9%。这3类占到了总数的62%以上。这就表明,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是带有明显涉农的工作,保护与发展地理标志已经成为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在产品生产、品质监管、产业规模、商标使用、文化背景、生产者等方面均具有区域共性特征。可以利用一系列的区域共性特征,创建单一产品品类、全品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如果以地理标志产品为产业基础,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并形成与企业品牌、合作社品牌、农户品牌等的母子品牌协同关系,创造区域与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品牌互动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形成区域、产业、企业、农户的合纵连横,创造区域品牌新生态。

  卫星互联网与地理标志“联姻”

  卫星互联网是全世界的空间基础设施,克服地面互联网覆盖不均匀、脆弱性和不可通达性的缺陷,具有独特优势。就像具有革命性的5G通信技术引来世界竞争一样,卫星互联网是世界大国争夺未来技术优势的前沿领域。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具有“国家队”性质的人民数据·人民星云项目是非常具有发言权的。人民星云数据中心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核心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一体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构建自主可控的空天信息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为我国多行业提供全天候、全天时、全要素、全尺度的时空大数据支持体系,通过党和国家社会数据转换的快捷通道,为用户打造“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创新机制。2020年10月,人民星云推出“乡村振兴行 人民在路上”——人民星云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全国百城普惠项目,为推进数字乡村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据人民星云负责人表示,人民星云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立采集、监测、共享、分析、预警和决策等功能模块,包括“数字农业、数字农村、物联网、溯源管理、产销衔接”五大重要内容。

  地理标志保护可以为农业农村数字化、标准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将农村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化繁为简。

  中国目前的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主体,多为千家万户。其中的企业、合作社,规模相对弱小与分散。以地理标志产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面临着生产标准化难度大、商标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带来的矛盾状态。这一矛盾状态下,如果监管不力、生产主体的集体意识不强,会导致个体利益伤害整体利益的“公用地灾难”。

  人民数据·人民星云大数据遥感监测车

  而人民星云数字乡村战略正是充分利用了卫星大数据技术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科学分析和品质评价,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评价,打造地方农业品牌。该项目最近的特写系列专题“卫星下的丰收好味道”走进全国辣椒种植基地河南临颍”已经拍摄完成,形成当地农品立体化传播矩阵,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异常凸显。

  建立农产品品牌保护制度刻不容缓

  虽然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是在实践工作中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和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到高质量要求的背景下,地理标志保护工作需要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专家建议,应加速构建地理标志产品的组织体系,促进各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组织程度,将上游供应商、农户、种植户、加工企业,下游分销商、零售终端、顾客等市场要素全部整合到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当中,形成闭环的“生态发展圈”,这就实现了价值活动一体化,达到不断降低生产运营成本,获取更大规模效益的目的。同时通过建设强有力的信息化系统,使得各类信息资源都能够在供应链各节点得到充分有效的共享,从而实现各个节点的协调配合协同发展,达到无缝对接,这也能更有效地对地理标志产品从源头到市场进行全方位监管,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

  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谋划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地理标志保护长期发展规划,重视地理标志品牌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不断推动当地地理标志品牌的培育与推广建设;积极出台符合地区发展情况的政策措施,扶持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经营主体,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成立专门的地理标志品牌研究发展机构,通过组织协调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户等主体,实现从地理标志的申请到注册再到保护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充分挖掘本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化与精品化,最终带动本地区特色精品产业的发展。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化与信息化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目前,我国正通过数字乡村试点,实现到2021年底,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乡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大幅提高的战略目标。相信依托互联网开展的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将蓬勃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基本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指日可待。(梅亚川,媒体评论人)

国际品牌资讯-,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308654573@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关键词:
分享:
上一篇:德国视得乐紧凑型双筒望远镜Wildlife8x24获奖 下一篇:有人听过舒慈超微波能量仪吗?靠谱吗?怎么加盟?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